奇美博物館|流傳下來的美麗樂章-【音樂廳】

音樂是現在人人都能輕易取得的娛樂,但你知道嗎?在過去音樂可是一項奢侈品,只有貴族及有錢有權的階級,才有能力享受的娛樂。過去,想要聽音樂,只能自己學習樂器,或者請人來家中演奏才能聽到音樂,也因此促成自動音樂機的發明。然而,由於自動音樂機價格昂貴,終究不是平民能輕易取得的物品。時至今日,人類發現了聲音傳播的真相,終於發明出保留聲音的機器,開創了音樂的新紀元,才終於讓優美的音樂,成為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平民日常,走一趟奇美博物館的音樂廳,便能體會到音樂演進的感動ɾ⚈▿⚈ɹ

製琴大師展廳

▲音樂廳的第一個展廳,首先進入製琴大師的工坊。在西洋樂器中,屬於弓弦樂器的成員,包括小提琴、大提琴、中提琴、低音大提琴。在手工的年代,藉由製琴師的巧手,以及百年製琴工藝的傳承(//●⁰౪⁰●)//

.

▲百年工坊—絕美聲籟的背後,是結合多項力學與製作工序的科學產物。手工鍛造對音色與形式美感的追求,更加嚴格困難ㅇㅁㅇ

.

▲本區模擬重現有百年歷史的製琴與製弓工坊⸍⚙̥ꇴ⚙̥⸌

.

▲每把琴都有屬於自己的名稱。17世紀樂曲發展與提琴家族地位漸重,製琴業蓬勃發展٩(⚙ᴗ⚙)۶

.

▲小提琴在16世紀的樂壇便已經展露頭角,但直到18世紀中期,法國製弓師尼可拉‧皮耶‧圖特奠定法國製弓者專業製作的地位,立下法國製弓典範٩(^ᴗ^)۶

.

▲早在16世紀,義大利傳奇製琴師安德烈‧阿瑪蒂便立下現代提琴的典範,歐洲各地製琴師紛紛模仿名師名琴結構,六下許多匠心獨具的作品˃ʍ˂

自動音樂展區

▲此為自動演奏樂器的滾筒、紙卡、紙捲工具。早期自動樂器所使用的滾筒只能個別製作,因此一些音樂家紛紛要求錄製自己的演奏作品,遂成為早期音樂家唯一流傳下來的本人演奏紀錄ʕ •̀ o •́ ʔ

.

▲室內滾筒風琴—19世紀中葉,在家中聆聽音樂的方式非常有限,滾筒風琴是第一種大量生產的自動樂器,大部分供應給小教堂或富有家庭(´∀`)

.

▲自動簧風琴—儘管價格昂貴,艾歐利恩公司的這款大型簧風琴仍銷售得相當成功,成為自動鋼琴產業的先鋒

.

▲碟盤音樂盒—保羅‧洛赫曼在1887年採用可替換的金屬碟盤代替傳統音樂盒所使用的音針滾筒ఠ_ఠ

.

▲樂團合奏機—這部維爾特卡特吉二型號的樂團合奏機,其設計是為了配合費爾法克斯-露西夫人兩姊妹宅邸的內部裝潢鎖訂製ヽ(‘ ∇‘ )ノ

.

▲自動平台鋼琴—自動演奏鋼琴在1905年左右變得非常流行。當時,各個製造商都使用不同的紙捲規格(/●◔∀◐●)/

.

▲看完自動音樂的展間,另一邊會有影音播放式,可以欣賞自動音樂的演奏ƪ(˘⌣˘)ʃ

.

▲影音節目共有3段輪流播放,這次阿洵只有聽其中的一段:樂團合奏機(維爾特父子公司),有時間的朋友建議可以看完全部喔१|˚–˚|५

留聲機器展廳

▲無線電廣播—隨著唱片在1910年代大規模生產,許多新的工作也開始陸續出現,像是音樂製作人ヽ( ★ω★)ノ

.

▲早期自動樂器—在17世紀以前,想要聽音樂的限制多,而間接造成自動樂器的問世。隨著時間進步,自動樂器裝置變得更加輕巧可靠,也讓作曲家與音樂家的演出,可以忠實的被保留下來,流傳給後代欣賞o(〃^▽^〃)o

.

▲留聲機與唱機—在1870年代,科學理論已經知道聲音製造的波長是經由空氣傳播。愛迪生使用了非常薄的薄膜,隨著空氣顫動,刻下細的溝壑,使紋路與原聲波一樣,藉此記錄下聲音٩(๑❛ᴗ❛๑)۶

.

▲留聲機與唱機—留聲機與唱機的市場,一開始是由美國及英國的製造的機器主導,之後法國的百代兄弟製作了自己的系統:百代唱機這套混合式系統(✪㉨✪)

.

▲20世紀初,投幣式自動點唱機出現在大眾場所,讓無法購買留聲機及黑膠唱片的人,也能輕鬆享受音樂ლ(ʘ▽ʘ)ლ

.

▲自動簧風琴—與前一個展區看到的自動簧風琴不同,這邊展示的相較小而方便。自動簧風琴使用了各種經濟划算的機械原理演奏音樂(ΦωΦ)

.

▲18世紀時,瑞士的鐘錶匠發明了其所未見的樂器「音樂盒」,可以長時間反覆不斷的演奏。直到今日,音樂盒仍大量生產,並運用於玩具、珠寶盒中(^∇^)

.

▲音樂盒—早期的音樂盒使用滾筒來更換曲目,但價格昂貴,直到後來推出碟盤式音樂盒,不僅價格便宜,還容易生產,一舉創造音樂盒一個革命性的市場ヽ(・∀・)ノ

走入管弦樂團

▲管弦樂的演奏已經是歷經好幾個世紀,從皇宮沙龍的小型演奏到現代大型演奏廳的音樂會。其中管弦樂團的樂器的量也隨之增加≧ω≦

.

▲管風琴—這台威爾遜管風琴是最早來到台灣的兩座管風琴之一,原本是美國維吉尼亞州彼得斯堡第二長老會裡的管風琴,後輾轉到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出資保管收藏٩(๑❛ᴗ❛๑)۶

.

▲大鍵琴與鋼琴—在早期的管弦樂團中,大鍵琴只演奏和弦,後來大鍵琴被古鋼琴取代,便漸漸不被列入管弦樂團的編制中( ಠ ಠ )

.

▲豎琴—豎琴是管弦樂團中唯一的撥弦樂器。早期豎琴無法演奏音階裡的每個音符,因此在管弦樂團中的運用非常有限,但經過改良,在19世紀已突破了這層限制୧༼ ヘ ᗜ ヘ ༽୨

.

▲弦樂器演奏區,這邊現場以管弦樂團的位置分布各種樂器,看起來還蠻壯觀的喔(*≧▽≦)

.

▲第一小提琴位置,負責弦樂部的最高音域。在一個樂團中,弦樂器的位置是最接近指揮的最前排喔٩(●ᴗ●)۶

.

▲打擊樂器演奏曲,包含定音鼓等其他打擊樂器◉‿◉

.

▲單簧管、低音單簧管等木管樂器演奏區。單簧管負責演奏表現最柔和的弱音與震撼的強音(•͈⌔•͈⑅)

.

▲低音提琴。與前排的小、中、大提琴位置不同,低音提琴弦樂部最低音的聲部(•‿•)另外,現場每到整點會播放樂團的演奏,現場彷彿一場音樂會,身歷其境喔!

各州的樂器與音樂

▲音樂能引人墜入情網,也能讓人燃起鬥志,這麼一個神奇的旋律便能改變一個人情緒、心情~那些世界各地的樂器,都因當地不同的風俗民情應蘊而生(∩_∩)

.

▲歐洲從小提琴到豎琴、手搖弦琴,擁有各式各樣的弦樂器,每款樂器的外型、尺寸、聲音與撥弦的方向的不一樣喔~

.

▲歐洲還有銅管樂器,像是上圖背板人物拿的上低音薩克斯風,由樂器製造家阿道夫‧薩克斯創造出來,但他起初的事業卻不是很成功˃ʍ˂

.

▲一整面的弦樂器,看起來超級厲害的ヽ(‘ ∇‘ )ノ

.

▲歐洲真不愧是音樂之地,1820年發明手風琴,上圖人物使用的是班多尼翁手風琴,早期用於德國的宗教音樂,後融合古典與爵士的新探戈音樂,掀起一波風潮(~ ̄▽ ̄)~

.

▲打擊樂主導非洲音樂,發展出獨特複雜的複節奏特質。上圖人物的樂器為恩騰加鼓,演奏時通常一起合奏,或者用來伴隨唱歌,鼓皮皆為獸皮製成ヾ(。ꏿ﹏ꏿ)ノ

.

▲大洋洲的樂器會隨著特定族群的遷徙,或者某些島嶼族群與世隔的特質各有不同。上圖人物吹奏的樂器為狄傑利杜笛,源於澳洲,是原住民宗教祭典中非常重要的樂器・㉨・

.

▲美洲原住民音樂大多為人聲搭配鼓或笛伴奏。上圖人物使用的樂器稱為西庫,屬於南美洲特色樂器之一,屬於排笛的一種,而排笛其實在世界上算是較為普及的樂器| •́ ◇ •̀ |

.

▲西亞長久以來是往返歐洲與遠東的必經之地,其發展的弦樂器影響東西方弦樂器的發展。上圖人物拿的樂器,稱為西塔琴,由魯特琴演變而來,因其構造特別,產生一種略帶鼻音、非怨音色的琴橋ლ(ʘ▽ʘ)ლ

.

▲東亞的發展地緣以中華文化為中心,各國透過政貿,會有互異卻相似的內涵。圖中人物手拿小鼓,為日本的打擊樂器,通常由馬皮製作,能夠產生不同的音符⋋( ◕ ∧ ◕ )⋌

.

▲東亞的樂器看起來相當多元,弦樂器的古箏與二胡,還有打擊樂器ლ(ʘ▽ʘ)ლ

.

▲編鐘—此件仿自1978年湖北省隨縣出土的戰國時期「曾侯乙編鐘」。編鐘為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,多用於宮廷雅樂、征戰、宴會、祭祀等重要場合˳⚆ɞ⚆˳

.

▲大鑼—鑼是中國傳統打擊樂器,應用範圍廣泛,常出現在民族音樂、各種戲曲與活動節慶中(✪㉨✪)

.

▲人類擅長追求美的事物,音樂在過去是只有有錢的貴族,才能夠享受的一項活動,但隨著時代進步,人們發明出留聲機、黑膠唱片到現在隨手可得的隨身聽,將「音樂」成功帶回家。與此同時,世界各地的樂器發展與音樂家們,更是得到一個更好的舞台,演奏自己畢生所學,將沒有形體的音樂,保留下來供後代聆聽與學習v(=∩_∩=)

展覽資訊

奇美博物館-【音樂聽】常設展

展覽時間:週一-週日09:30-17:30(週三公休)

常設展票價:全票$200/半票$150(詳細資格請看下面官網查詢)

電話:06-2660808

官網:https://www.chimeimuseum.org

地址:717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(奇美博物館2樓)

其他縣市好好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