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高雄歷史常設展-印象高雄
▲首先是從「印象高雄」的主題看起,這邊雖然沒有看展的優順序,但阿洵建議從這裡開始,再串聯後面的水系/海港/鐵道會以較有系統的了解高雄的歷史≧ω≦
.
▲大高雄歷史常設展的四個主題,都有像這樣子的海報設計,每一幅都蠻有意思的喔~像是這個主題象徵過去工業形象的高雄,以騎摩托車的模樣展現ʘ‿ʘ
.
▲「印象高雄」是帶領遊客進入高雄發展史的入口站(^_^)/
.
▲印象高雄,使用偏光鏡影像技術,讓高雄的風貌以不一樣的樣子展現出來。^‿^。
.
▲沉浸式的環景劇場,以生動的動畫,講述高雄的發展歷史| •́ ▾ •̀ |
.
▲影像製作精良,聲光效果不錯,即便沒有認真聽進去介紹,也是很不錯的體驗(´∀`)
.
▲動畫中的畫面,可以看得出來做得還不錯喔(´・ω・`)
.
▲最後有一個互動小遊戲,只要點螢幕上的抬轎人員,周圍就會出現鞭炮,蠻有意思的( ̄▽ ̄)~*
.
▲最後的END就是歷史博物館自己的圖案٩(⚙ᴗ⚙)۶
.
▲數字高雄是一面互動牆,只要點選螢幕上發光的建築,就會跳出該建築的介紹(◑‿◐)
.
▲最後設有48組學習卡,有關於高雄的小常識,有興趣都可以翻看看。像是我就翻到介紹曹公圳、高屏溪的介紹小卡ヾ(*´∇`)ノ
大高雄歷史常設展-水系
▲接下來,直接到對面的展覽室「水系」。想了解高雄文明的起源,就要從水的發展談起( >д<)
.
▲以船隻的燈光照耀出高雄的水利設施為象徵(*≧▽≦)
.
▲海報上的主題,一進門就可以看到放大版的呈現,其實我個人覺得設計得不錯,看起來也有質感v( ̄︶ ̄)y
.
▲剛走進來就會看到牆上很多裝置,這其實是模擬各種水聲的裝置,只要走進側耳傾聽,就有許多像是潮水、海浪、溪流的潺潺水聲喔(´・ω・`)
.
▲高雄最重要的三條河流,分別是二仁溪、阿公店溪、高屏溪,各自有其重要性,並且提供民生用水、灌溉等,是影響高雄文明發展背後的重要推手〳 ° ▾ ° 〵
.
▲除了平面的介紹,還有一些影片可以欣賞,讓不愛讀字的朋友比較不會感到太無趣~
.
▲最右邊的立體圖形是三條河流的地圖,及其重要設施分佈。緊接著,展覽將以四個主軸,介紹高雄如何使用「水」,並請開發出那些重要水利設施ʕ •̀ o •́ ʔ
.
▲準備進入高雄水資源發展歷史區༼ •̀ ں •́ ༽
.
▲高雄平原的水資源並不豐富,直到曹公圳的完成,大幅改善農田水利,高雄平原因而成為當時鳳山縣的重要糧倉(´∀`)
.
▲高雄平原本來運用低窪引河水入注,後大型水利工程完工才改善,其中最功不可沒的就是曹公圳,水源取自現在的高屏溪,不僅有灌溉排水的功能,還能防洪,奠定了高雄的工業城市的基礎,影響深遠٩(●ᴗ●)۶
.
▲1900年縱貫鐵路南部通車後,海陸貿易量增長,台灣總督府進一步擴建打狗港,進行填海造陸的工程。在這些基礎建設陸續完成後,哈瑪星與打狗港開啟高雄的蓬勃發展,取代鳳山成為政經中心(∩_∩)
.
▲打狗港的興建,帶動台灣總督府於美濃興建竹仔門發電所,發電的餘水則是匯集入獅仔頭圳。獅仔頭圳源起於工業用途,但其同樣嘉惠於廣大的農民(๑´ㅂ`๑)
.
▲1936年,日本政府配合南進政策,於高雄興建左營軍港、岡山飛行場、海軍第六燃料廠等設施,也因此需要發展一套有別於民生用水的機制ㅇㅁㅇ
.
▲二次大戰的時光背景下,日本的治台方針轉向「工業化、南進化」,而在高雄發展軍事。高雄的水管路,更是當時顧名思義的命名而來,就是鋪有自來水管的馬路之意,目的是提供軍港、燃料廠的用水(◔ д◔)
.
▲1970年完成高雄港擴建,加工出口區、貨櫃中心、都使高雄成為台灣重要的商港之一,高雄以港口為中心,發展出其城市特色٩(⚙ᴗ⚙)۶
.
▲後勁溪源仔楠梓坑溪,隨著城市發展,五輕的興建,造成「反五輕運動」抗爭,顯示後勁溪汙染問題嚴重,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。2015年,高雄煉油廠正式熄燈停工,後勁溪也正是告別石化產業ʘ‿ʘ
.
▲1908年,愛河被定位為港區運輸河道。二戰後,因城市擴張與人口成長快速,工業與周邊民生廢水的排放,讓愛河汙染嚴重,所幸之後再政府的整治下,才讓愛河逐漸恢復美麗的樣貌o(^▽^)o
.
▲左邊是三信合作社30週年的紀念盤,便是以愛河景色為主題。左邊則是愛國獎劵,有三期便是以愛河風光為繪圖圖案( ̄▽ ̄)~*
.
▲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,過去水資源的運用,替高雄打下工業大城的名聲,如今高雄的水顏色已經與以往不進相同了| •́ ▾ •̀ |
.
▲每一管都有關於高雄水資源的介紹,可以打開來慢慢看喔,像是:後勁溪、愛河的轉變等(〜^∇^)〜
.
▲展覽內容是四個大高雄常設展最豐富的一個,水資源從原本靠天使用到興建水利設施,再到發展軍事設施,最後改變水源汙染,轉變成整治工程,每一個環節都奠定著高雄發展的重要時刻,水利的推動亦絕對是文明形成的重中之重(ᗒᗊᗕ)
大高雄歷史常設展-海港
▲舊稱打狗的高雄,擁有台灣第一大港—高雄港,是促成高雄工業、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(⁎˃ᆺ˂)
.
▲海報設計以飛行中的飛彈呈現高雄港的風光,主要原因為高雄港的建設與二戰有一定的關連所致(//●⁰౪⁰●)//
.
▲高雄港經歷百年的塑造,由潟湖之地逐漸成為良港,並請更一步擴建,成為重要商港,締造高雄的台灣港都的地位(๑˘ ₃˘๑)
.
▲展覽室的地板有投影類似海影的波浪,看起來更具有海洋、港口的氛圍喔| •́ ▾ •̀ |
▲簡單錄一小段,地板重現海波的模樣ヽ(‘ ∇‘ )ノ
.
▲約6千年前,雨水侵蝕高山,丘陵夾帶大量泥沙,快速往高雄平原浮現,遇旗後山阻擋推積成長條狀沙洲,育成古旗津的樣貌,後形成潟湖灣,也就是打狗港的前身(´・ω・`)
.
▲壽山地區有發現不少貝殼類化石,證明從前古高雄灣的存在╰(°ㅂ°)╯
.
▲接著要透過不同時期來了解打狗港的發展史。首先是1860年,此時的打狗港已經有海商活動,也是漁民的重要魚場,但港口的深度不夠,巨輪無法航行等缺點,讓打狗港還未能成為良港ƪ(˘⌣˘)ʃ
.
▲每個階段的打狗港解說,現場都有觸控螢幕可以檢索(∪^ω^)
.
▲1895年,儘管打狗港擁有優勢的地形,但港內泥沙淤積等問題,仍不利於大型船隻的航行。於是,台灣總督府因工業發展而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,而制定一套37年的築港工程~
.
▲高雄港一系列的工程展開,也帶動了高雄港市的發展繁盛,更舉辦了高雄展覽港市這類大型活動/ (•ㅅ•)\
.
▲1944年台灣逐漸進入戰爭狀態,未免空襲損害,台灣總督府訂定了相關防空辦法,其右邊的紅色布條,便是空襲警報中的標語牌(⊙ꇴ⊙)
.
▲1930年,日本推動南進政策,高雄成南進的前哨站,成為僅次日本國內重要的軍事及工業基地。然而,太平洋戰爭末期,因高雄是重要軍事基地,亦成為轟炸受要目標,使高雄港滿目瘡痍,形同死港٩(;ʘ¿ʘ;)۶
.
▲這邊更有一段模擬二戰時期,美軍轟炸之下的人們自白,三種人代表三種角色,使用的語言、語音也不同,立場當然也不一樣ヘ| ´ω` |ノ
.
▲雖經歷大戰摧殘,但高雄港於1945年後不僅恢復往日風采,還更加崛起。1960年代,台灣工業大爆發,帶動城市的就業與經濟,但一方面工業同時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(☉_☉)
.
▲貨櫃海運是改變世界運輸的技術,1969年高雄港開始設立貨櫃碼頭,開啟台灣的貨櫃歲月,並促成高雄港轉型成以貨櫃運輸為主的商港(^_^)/
.
▲俯瞰高雄港的模樣,鄰近區域建設完整,發展迅速,成為高雄最具代表性的港都指標⋋╏ ❛ ◡ ❛ ╏⋌
.
▲除了高雄港,高雄還有位於小港區的紅毛港。原本紅毛港被核定為第六貨櫃碼頭預定地,但遷村爭議卻始終未停。直到1998年才有所轉機,於2007年結束將近40年的遷村路~
.
▲高雄港區的總圖。不愧是台灣最重要的港口之一,有相當多的貨櫃中心(≧▽≦)
.
▲海港展區還有一小塊地區沒看,跟著地板上的船隻前往吧~
.
▲最後的小展間,有一些關於海港的文獻資料與報紙等等,港口是高雄城市發展的起點,1931年舉辦的「高雄港勢展覽」,更是向世人展示了高雄港阜建設的成果o(^▽^)o
.
▲每個時期的高雄港都在經歷不一樣的蛻變ʕ •̀ o •́ ʔ
.
▲台灣四面環海,港口成為走向外界的門戶,港都=高雄的意象深植人心,海洋與貨櫃等名詞,不但成為高雄的歷史痕跡的代名詞,更是現代高雄持續發展觀光常看見的特色(•͈⌔•͈⑅)
大高雄歷史常設展-鐵道
▲進入最後一個展區「鐵道」v( ̄︶ ̄)y
.
▲海報設計當然就是改成火車了,城且還是要舊式的蒸氣火車,太有感覺了٩(๑❛ᴗ❛๑)۶
.
▲1908年代,縱貫鐵路的開通以及製糖會社、水泥會社等產業專用鐵道,讓高雄在百年前就具備綿密的運輸網路◉‿◉
.
▲進入展區最先看到的是:列車進化的模型٩(๑❛ᴗ❛๑)۶
.
▲介紹一款我喜歡的型號:3AK2500守車,1971年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添購的專用守車,此模型為較早的型號ʕ •̀ o •́ ʔ
.
▲稍微看一下展區,規劃成像是一節一節列車廂的樣子ᶘ ͡°ᴥ͡°ᶅ
.
▲鐵道的舖設一點也不容易,鐵軌竟是從美國遠道而來?
.
▲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,設置鐵道,不到10年便開通台灣縱貫鐵道,造就南北一日通的空間革命(✪㉨✪)
.
▲縱貫鐵路開通後,取代沿岸船運,鐵道經過之地,工商業快速發展,打狗也就此成為南台灣重要的運輸樞紐୧☉□☉୨
.
▲日治時期,即可見到鐵道的軌跡,因此先有鐵道,才有打狗港根據較為明確!?
.
▲1900年底,縱貫鐵道南部線開通,往南設置鐵軌及興建碼頭,成為「濱線」。另一方面,1908年打狗港築港工程開始,在濱線北邊填築近7萬坪海埔新生地,串聯起海與陸~
.
▲另外,台灣總督府為開發高雄平原的甘蔗與稻米,舖築的鳳山支線。這條鐵路帶動九曲堂、大樹一帶的鳳梨產業,有使得屏東平原的物產便於輸出(^▽^)
.
▲接觸螢幕有老照片可以欣賞,了解到從前打狗驛的熱鬧景象◦°˚(*❛‿❛)/˚°◦
.
▲日治時期,高雄港成為中南部最大的貨運集散地,其中鐵道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ヽ( ★ω★)ノ
.
▲1938年台灣鐵道路線圖,可以看得出來台灣西半部已經連成一線,鐵道運輸已相當成熟(╯✧∇✧)╯
.
▲此時期產業專用的鐵道需求大增,例如煉瓦會社線,為提供各種日治時期建築用材而設立。上圖為TR紅磚,為台灣煉瓦的縮寫≧ω≦
.
▲還有為搬運燃料用途的煉油廠線等⌒°(❛ᴗ❛)°⌒
.
▲日治末期誕生的臨港線,更是全台獨一無二的一條路線!
.
▲從日治時期到貨櫃運輸時期,高雄臨港線不斷擴增,成為全台獨一無二的的都市環狀鐵道系統ψ(`∇´)ψ
.
▲高雄港站總貨運發文簿(左)與高雄驛各課室鑰匙(右)
.
▲台灣省鐵路貨櫃搬運公司搬運工役臂章(上)與台灣鐵道貨運搬運公司站內服務證臂章(下)
.
▲鐵路帶動高雄的快速發展,21世紀後,台鐵、高鐵的營運,使城市發展獲得最大的支援,加上市區的重新整頓與綠地的重建,已逐漸改變高雄的市容٩(๑❛ᴗ❛๑)۶
.
▲高雄火車站因鐵路地下化工程,曾進行過遷移,後再度遷回到城市中軸線o(^∀^*)o
.
▲展覽最後有個與鐵道相關的有趣小遊戲,不過設施只有一台看起來正在使用的遊客沒這麼快結束,我就沒有體驗了~這次四個展區的常設展,分別透過不同的主題,描述高雄的歷史,不僅可以互相了解各自的關聯,還能學習到港都的形成背景,很適合大小朋友來看展長知識喔(〜^∇^)〜
展覽資訊
大高雄歷史常設展(2024 06 28初訪)
展覽時間:週二-週日09:00-17:00(週一公休)
票價資訊:免費
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-電話:07-5312560
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-官網:https://khm.org.tw
地址:803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(1F→101/102/103/104展覽室)